fbpx skip to Main Content

補助案申請把握4個重點最容易通過(2023更新)

很多企業希望透過政府補助款來協助企業研發或創新,政府在這塊的計畫更是五花八門,從每年固定時間提案的(SIIR、CITD…等),到隨收都看可以提案隨到隨審(SBIR),都是政府為了中小型企業研發所準備的補助政策,這些資源每年都會有固定預算編列,因此了解這塊資源的企業只要妥善運用,通常都可以獲得金額不小的補助款來協助企業成長,今天要跟各位介紹企業在申請政府補助案時,評審委員較容易親賴的計畫撰寫內容,以下逐一說明:

1.多數計畫都是以創新為主

政府補助計畫是以能夠讓企業不斷創新為主要目的,因此在提案之前建議提案主可以先網路搜尋一下計劃的關鍵字,如果網路上有相關的技術或產品在市面上流通,那你得要證明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及你需要再次創新的原因,否則計畫過案機率會大幅下降,此外千萬不要存有僥倖的心態,舊有的技術拿來重新包裝提案,評委多半是領域內的專業人士,對於創新是有一定的敏銳度的,別試圖挑戰否則很容易浪費時間。

2.公司過去實際作為與計畫申請內容相關

補助計畫的撰寫內容有一大塊都是基本資料的填寫,這些部分主要是協助委員可以快速的了解提案公司,因此建議在這個部分公司可以簡明扼要地說明自己公司過去的經驗,以及未來發展的願景,這時候計畫的目標就必須要跟公司過去的經驗、專業與人才能力符合,否則很容易在第一關就被質疑。

舉例來說:從事軟體設計公司如果提一個案子是要發展食品的創新提案很容易被質疑,但是如果軟體設計公司本身有經營電商平台,透過電商平台的統計資料可以知道客戶對於新產品有需求,這部分就有可能獲得評審的親睞,所以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計畫執行對於公司來說有實質的幫助是很重要的。

3.計畫有時候需要畫些大餅

近些年來因為資訊的發達,政府補助案的提案數量與日俱增,所以計畫書是否可以被評委親睞,除了資本資料需要合乎標準之外,需要創在一些亮點讓評委看見,因此計畫書內需要畫些大餅,意思是建立各位在撰寫計劃案的時候可以稍微樂觀一點評估未來的績效,但是也請注意不要太過於樂觀,因此在樂觀與過於樂觀中間尋找一個適當的程度來展現自己計劃的績效是重

4.別讓補助款變成主要收入

計畫撰寫時有幾個相關的資料需要呈現,包含:公司近幾年營業額、公司總人數、投入的人月數、計畫經費編列、預期效益等,補助計畫撰寫需要很注意,不要讓公司的多數人力都拿來做計畫執行,這是十分不符合邏輯的,另外公司的營業額也重點,許多補助計劃的申請金額與公司整年的營業額不成比例,這都可能讓評委產生質疑。

SBIR介紹https://planming.com/2020/09/20200928/

以上幾個政府補助申請重點提供給企業參考,補助計畫書的撰寫需要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投入,再加上公司有主要的營業項目要執行,因此建議政府補助計畫案的申請階段可以委外處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商業環境裡頭,優秀的企業領導人會知道怎麼做最有效率的選擇。補助請找「補助沈顧問」。

關於沈茗瑋顧問-實戰型計畫撰寫人
經歷:
村落印象有限公司 策略長
社團法人臺灣友善商店推廣協會 秘書長
社團法人台灣自立樂活專業發展協會 副秘書長
國際NLP專業執行師
UniHub有你好棒 共同創辦人
大葉大學生技中心-專案研發技術師
回香菜鋪子有限公司 創辦人

計畫聯繫專線:0903-141333
補助顧問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lanming2020
mail:planming2023@gmail.com
LINE QR code :

This Post Has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

Back To Top